
病史採集
這是患者就醫的第一個環節,包括詢問月經史,如月經週期、月經量、月經初潮時間、末次月經時間、是否存在痛經以及經期的伴隨症狀等、疾病史、家族史等相關的問題。
需要注意的是,育齡期婦女出現月經異常,首先應排除妊娠及相關疾病,如流產、異位妊娠、滋養細胞疾病等。除此之外,宮腔息肉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異位症(內異症)、子宮腺肌病、自身內分泌功能紊亂等,也可導致月經異常。
因此,醫生詳細瞭解患者病情,對安排下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非常重要。
婦科檢查
什麼情況下查:一般月經異常的初診患者都要進行婦科檢查及三合診,對於沒有性生活的女性可以進行肛門指診。
意義:婦科檢查作為初步評估患者盆腔情況的檢查,對醫生診斷極為重要。可以檢視宮頸有無息肉、出血或接觸性出血,宮口有無開大,是否有妊娠物堵塞;指診及三合診(經直腸、陰道、腹部的聯合檢查,若無性生活的女性,則不經陰道檢查)可以檢視子宮大小及質地是否正常,有無壓痛,雙側附件有無包塊。
指診還可以觸及盆腔臟器的活動度,觸及雙側附件區是否有增厚,陰道內是否有觸痛結節,而這些通常是影像學檢查無法探及的。這些體徵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月經異常的原因。
注意事項:需避開月經期,且檢查前 3 天避免性生活,並禁止使用清洗陰道及置入陰道的藥物。
血液檢查
血 β-HCG(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)檢查
什麼情況下查:懷疑月經異常與妊娠及其相關疾病有關時。
意義:有助於排查妊娠及其相關疾病。
性激素六項檢查
什麼情況下查:育齡期婦女月經異常,考慮可能由卵巢功能異常導致時,有生育要求希望評估卵巢功能;或圍絕經期女性考慮自身激素水平紊亂時。
意義:幫助醫生判斷卵巢功能。
注意事項:在月經期的第 2~4 天抽血檢查。閉經女性可在非月經期檢查。
腫瘤標記物 CA125 和 CA199 檢查
什麼時候查:輔助判斷盆腔包塊的性質,考慮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巧克力囊腫、子宮腺肌病,或卵巢腫瘤時檢查。
意義:可輔助提示是否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卵巢腫瘤。
注意事項:避開月經期,避免勞累或炎症感染時檢查。
影像學檢查
B 超
什麼時候查:排除盆腔器質性病變時,需行超聲檢查。
意義:可以提示宮腔內有無息肉,是否有子宮腺肌病或肌瘤,雙側附件是否有腫物存在。
注意事項
- 應在月經乾淨後 1 周內檢查,這段時間子宮內膜剛剛經歷過月經期的脫落,是最薄的狀態,可以最大程度排除內膜增厚對影像學檢查的影響。
- 做腹部 B 超時,需要露出下腹部,所以最好穿褲子或者半裙;檢查前半小時至 1 小時需要飲水 1000 毫升左右,進行憋尿。
- 做經陰道 B 超時,需要將探頭深入陰道,患者需儘量放鬆,配合醫生;檢查前無需憋尿。
核磁共振檢查(MRI)
什麼時候查:盆腔病變需要進一步評估。如子宮肌瘤評估肌瘤的大小、位置及數目,子宮腺肌症術前評估病變的範圍,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評估病灶與盆腔器官的關係等情況,需行 MRI 檢查。
意義:幫助臨床醫師進一步評估病情,輔助判斷下一步診療方案或手術方法。
注意事項:需要避開經期。
由於每個人的具體症狀和表現不同,臨床上,醫生會患者情況選擇相應的針對性檢查。您要做的就是選擇正規醫院,聽從醫生的建議,遵守檢查前後的注意事項,幫助提高檢查和診斷的效率。
共同作者: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 吳瑜詩醫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