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心衰(心力衰竭)疾病本身需要長期、合理治療,在這個特殊時期,更要求患者有高超的居家管好病情的能力。可以總結為四句口訣:健康生活,堅持吃藥,監測病情,謹慎就醫。
下面就來具體說說心衰患者如何安穩度過這段非常時期。
健康生活
- 保持心情舒暢,適當開窗通風,避免著涼,適當居家運動。
-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,戒菸、戒酒,低鹽低脂飲食,少食多餐,每餐不宜過飽。進食低熱量、易消化的食物,多吃些新鮮蔬菜、水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。
- 控制食鹽量,心衰會使體內鈉鹽不能順利排出,進食過多鈉會加重體內液體瀦留,進而加重心臟負擔。輕度心衰患者控制每天 5 克鹽,中、重度心衰患者每天不超過 2 克鹽。
- 適當限制水分,中、重度心衰患者每天吃、喝加到一起,總量控制在 1.5~2 升水。
堅持吃藥
慢性心衰患者一定要長期規律用藥,不能“三天打魚,兩天晒網”,每位患者用的藥不盡相同,是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個性化制定的方案,並需要隨病情變化及時調整。
不要因為懼怕去醫院,而擅自減少藥量或停藥。患者可以讓健康家屬代自己去醫院開藥,並且全國部分地區在疫情期間已經取消了“開藥不超過 30 天”的限制。
慢性心衰患者可能用到的藥物如下,吃每種藥的注意事項要記牢。
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(ACEI,即“普利”類藥物,如培哚普利、福辛普利等)、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(ARB,即“沙坦”類藥物,如纈沙坦、氯沙坦等)、ARB+腦啡肽酶抑制劑(ARNI,如沙庫巴曲纈沙坦)
- 使用這類藥物要監測血壓,至少每天晨起一次,也可以增加測量次數。不要以為沒有高血壓就不用測,心衰患者測血壓主要是為後續藥物調整提供依據,同時防止出現低血壓。
- 如果有頭暈、眼前發黑等表現,一定要先測量血壓。在進食明顯減少,或頻繁嘔吐腹瀉時,更要注意有無低血壓發生。
- 如果低血壓偶而出現,可以臨時停用這三類藥物 1~2 次。如果頻繁出現低血壓,一定要到醫院找專科醫生,對用藥進行整體調整。此外,長期服用這三類藥的患者應定期抽血複查電解質和腎功能指標。如無緊急情況,可以每 3~6 個月複查一次。
關於是否能使用ACEI/ARB的問題,請點選下文了解:
β 受體阻滯劑(例如美託洛爾、比索洛爾、卡維地洛)
- 用這類藥要注意監測心率和血壓,至少每天晨起一次,也可以增加測量次數。如果新出現心動過緩(心率小於 55 次/分),可以先在附近醫療機構做一份心電圖。
- 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沒有緊急情況,β阻滯劑不能突然停藥,以免出現“反跳現象”。
醛固酮受體拮抗劑(如螺內酯)、利尿劑(如呋塞米、托拉塞米、氫氯噻嗪及託伐普坦)
- 用這類藥注意監測體重、血壓(要求同上)。定期抽血化驗腎功能及電解質,沒有緊急情況可 3~6 個月複查一次,對年齡超過 70 歲或腎功能不好的患者,可以 1~3 個月複查一次。
洋地黃類強心藥(如地高辛)
- 嚴格遵醫囑服用,不可過量。如果懷疑地高辛中毒,可到醫院化驗血藥濃度。
抗凝藥(華法林、或新型口服抗凝藥如達比加群、利伐沙班等)
- 使用華法林時,需要遵照醫囑定期複查,抽血監測凝血功能指標(國際標準化比值,即 INR);同時注意有無黑便、面板黏膜出血等情況,在日常活動中也應注意避免磕碰,減少出血風險。
- 由於許多食物、藥物會影響華法林的藥效,所以如果有飲食習慣改變或增加某些藥物治療,如中成藥、消炎藥,需注意監測 INR 水平。由於華法林必須根據化驗結果調整劑量,一般情況化驗間隔不要超過一個月,長期化驗結果穩定的患者,可以每 2 個月化驗一次。在目前情況下,就不如不需要監測的新型口服抗凝藥方便了。
監測病情
在家如何監測病情?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方面入手。
監測體重
- 每日晨起穿同樣衣服,排空大小便後,在吃早餐前稱重。
- 如果體重在 1~2 天增加 2~3 斤,可以增加袢利尿劑(譬如呋塞米、托拉塞米),每天 1~2 片;如果已經在用,可以加倍劑量,連續服用 2~3 天;如果體重仍繼續上升、或不下降,建議去醫院就診。
- 如果體重在 1~2 天增加 4~5 斤,建議去醫院就診。
監測血壓、心率
- 安靜狀態下坐 5~10 分鐘後測量,若此前進食、運動或吸菸,則於餐後、運動後或吸菸後至少 30 分鐘測量。
- 每日測量 1~3 次,並記錄時間及血壓、心率數值,如果心率較前明顯加快,應同時觸控脈搏,評估脈搏是否整齊,若脈搏跳動非常不整齊,應考慮及時就醫。
監測症狀
- 輕微活動就出現胸悶、憋氣、乏力,甚至平靜狀態下即出現憋氣;
- 夜間睡眠不能平臥,需要增加枕頭高度、或一直坐位入睡,或睡眠中憋醒,坐起後憋氣症狀緩解;
- 水腫加重,腳踝、雙下肢甚至腹部出現腫脹加重。
上面三點,往往是心衰病情加重的訊號,一旦出現,需要去醫院就診,並抽血檢查 BNP 或 NT-proBNP,若結果明顯異常,建議及時到心臟專科就診。
謹慎就醫
心衰病情加重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呼吸道感染,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儘量避免,措施包括:注射流感疫苗,作息規律避免過勞,去人員聚集場合佩戴口罩,與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成員注意隔離等。在目前形勢下,更要做好防護,儘量不要外出,如需要購物、取藥和諮詢,完全可以找他人代勞,不要事必躬親。
如果已經出現呼吸道感染,要非常認真地觀察體溫、體重、血壓、心率、尿量等情況,如果症狀持續加重,特別是出現呼吸困難,一定不要遲疑,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,就醫時請做好防護,戴好口罩。